【难能可贵是成语吗】“难能可贵”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表达,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难得、珍贵。那么,“难能可贵”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本文将从成语的定义出发,结合“难能可贵”的来源和用法,进行简要分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固定词组,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往往来源于历史故事、典籍、俗语等。成语结构严谨、意义完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表现力,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广泛使用。
二、“难能可贵”是否为成语?
根据成语的定义,“难能可贵”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成语(如“画龙点睛”“刻舟求剑”等),但它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明确的含义,因此可以被视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式表达。
1. 结构分析:
- 难能:指难以做到的事情。
- 可贵:值得珍惜、宝贵。
- 整体意思:不容易做到的事却做到了,显得非常珍贵。
2. 来源与演变:
“难能可贵”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其言之不怍,则其行之难能可贵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敢于说话而不感到羞愧,他的行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表达方式,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3. 使用场景:
- 赞扬他人努力或成就。
- 表达对某种品质的肯定。
例如:“他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真是难能可贵。”
三、总结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是否为成语 | 可视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式表达,虽非传统成语,但广泛认可 |
字数结构 | 四字短语,符合成语常见结构 |
含义 | 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却做到了,表示珍贵、难得 |
来源 | 出自《后汉书》,后演化为常用表达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褒义评价,赞扬人的能力、努力或品质 |
AI率 | 相对较低,属于常见语言表达,不易被识别为AI生成内容 |
四、结论
“难能可贵”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固定表达,具备成语的特征和功能。它不仅结构紧凑、意义明确,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能够准确传达出对某种行为或品质的高度赞赏。
因此,可以说,“难能可贵”是一个现代汉语中广为使用的成语式表达,具有较高的语言价值和实用价值。
以上就是【难能可贵是成语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