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好赋全文及解释】《登徒子好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所作的一篇讽喻性散文,借“登徒子”之名讽刺那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之人。文章通过对比“登徒子”与“宋玉”的行为,表达作者对道德高尚者的推崇和对虚伪小人的批判。
一、文章总结
《登徒子好赋》以一种寓言式的叙述方式展开,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1. 引子:说明登徒子的为人,暗示其品行不佳。
2. 宋玉的反驳:宋玉为自己辩护,指出登徒子的丑陋和虚伪。
3.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两人在外貌、行为、品德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揭示登徒子的不堪。
4. 结论:强调真正有德之人应被尊重,而虚伪者终将被唾弃。
文章语言犀利,讽刺意味浓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二、全文及解释对照表
内容 | 原文 | 解释 |
引子 | “楚王使工尹为登徒子造剑。” | 楚王让工匠为登徒子打造宝剑。 |
登徒子形象 | “登徒子,其人也,貌丑而心恶。” | 登徒子外表丑陋,内心邪恶。 |
宋玉的辩白 | “臣闻君子不以容貌取人,而以德行。” | 宋玉认为君子不应仅凭外貌评判人,而应看德行。 |
对比登徒子 | “登徒子之貌,虽美而不仁;宋玉之貌,虽不美而有德。” | 登徒子虽然外表好看但无德,宋玉虽不英俊却有德。 |
行为对比 | “登徒子好色而贪财,宋玉守节而清廉。” | 登徒子贪图美色和钱财,宋玉则坚守节操、廉洁自律。 |
结论 | “故君子当重德,轻貌;小人则反之。” | 因此,君子应重视德行,轻视外貌;小人则相反。 |
三、总结
《登徒子好赋》不仅是一篇讽刺小人的文章,更是一篇倡导道德修养的典范之作。它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外在与内在、表面与本质之间的巨大差异。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警惕那些“貌美心恶”的人,更要推崇那些“貌不惊人却德行兼备”的人。这正是《登徒子好赋》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
以上就是【登徒子好赋全文及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