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2025-09-06 14:06:33

问题描述:

唇亡齿寒出自哪里,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14:06:33

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唇亡齿寒”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典故。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唇亡齿寒”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对晋献公的谏言。当时晋国想要攻打虢国,但担心虢国与虞国结盟,于是提出借道虞国的建议。荀息指出,如果晋国灭了虢国,那么虞国也将面临危险,因为“唇亡齿寒”,即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该成语多用于政治、外交或人际关系中,强调合作与共存的重要性。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关注整体利益,避免因小失大。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唇亡齿寒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
作者/来源 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由荀息提出
原文出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含义 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
使用场景 政治、外交、人际关系等,强调相互依存与合作
现代用法 常用于警示人们注意整体利益,避免因小失大
典型例子 如国家间联盟关系、企业合作关系、朋友间的互帮互助等

三、结语

“唇亡齿寒”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团结与合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古代的诸侯争霸,还是现代社会的国际关系,这一道理依然适用。了解成语的来源与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文化瑰宝。

以上就是【唇亡齿寒出自哪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