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母语节】国际母语节,全称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多语种教育。该节日定于每年的2月21日,以纪念1952年在孟加拉国(当时为东巴基斯坦)发生的“母语运动”事件,当时有学生为了捍卫自己的语言权利而牺牲。
国际母语节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推动全球语言保护与发展的平台。它鼓励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采取行动,保护濒危语言,并提升公众对语言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国际母语节核心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国际母语节 / 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
设立时间 | 199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
设立目的 | 促进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多语种教育 |
日期 | 每年2月21日 |
起源背景 | 纪念1952年孟加拉国(原东巴基斯坦)的“母语运动” |
主要目标 | 提高人们对语言文化价值的认识,保护濒危语言 |
参与方 | 各国政府、教育机构、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等 |
活动形式 | 语言展览、讲座、研讨会、诗歌朗诵、文化表演等 |
国际母语节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母语不仅是文化的责任,也是社会和谐与多元共存的基础。通过这一节日,世界各国得以共同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并推动教育体系中对多语种的重视。
以上就是【什么是国际母语节】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