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文说明方法十句】《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撰写的一篇经典说明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与艺术特色。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本文总结出文中常用的十种说明方法,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说明方法总结
1. 举例子: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如“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自然之趣”。
2. 分类别:将苏州园林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如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等。
3. 作比较: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4. 打比方:用比喻手法增强描述效果,如“犹如一幅幅山水画”。
5. 列数字:通过数据说明园林规模或建筑细节,如“占地约五亩”。
6. 引用资料:引用古诗文或历史记载,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7. 下定义:对“苏州园林”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特征。
8. 摹状貌:细致描写园林的外观和氛围,如“曲径通幽”。
9. 作诠释:对某些专业术语或设计理念进行解释,如“借景”。
10. 逻辑顺序:按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展开说明。
二、说明方法表格展示
序号 | 说明方法 | 文中体现举例 |
1 | 举例子 | “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自然之趣。” |
2 | 分类别 | 将园林分为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木布置等。 |
3 | 作比较 | 比较苏州园林与北方园林的不同风格。 |
4 | 打比方 | “犹如一幅幅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 |
5 | 列数字 | “占地约五亩,布局紧凑,构思巧妙。” |
6 | 引用资料 | 引用古诗词或历史文献,增强文化内涵。 |
7 | 下定义 |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
8 | 摹状貌 | 描述“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意境。 |
9 | 作诠释 | 解释“借景”这一设计手法的含义。 |
10 | 逻辑顺序 | 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计,层层递进地展开说明。 |
三、结语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作者通过多种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和设计理念清晰地呈现给读者。通过对这些说明方法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苏州园林课文说明方法十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