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义的意思】“急公好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对道义的坚持,体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急公 | 对公共事务或社会公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力 |
好义 | 喜爱正义、重视道义、愿意为正义而付出 |
整体意思:指一个人热心于公共事务,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典籍,后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那些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 近义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舍己为人
- 反义词:自私自利、冷眼旁观、漠不关心
三、典型例子
情境 | 描述 |
社会活动 | 他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家公认的“急公好义”的人。 |
工作表现 | 在公司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体现了急公好义的精神。 |
公共事件 | 面对突发事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展现了急公好义的品质。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急公好义”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企业、政府机构,都应该具备这种精神,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温暖的社会环境。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急公好义 |
含义 |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有正义感 |
出处 | 古代文献(如《左传》) |
用法 | 褒义,用于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
近义词 |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
反义词 | 自私自利、漠不关心 |
现实意义 | 鼓励参与公益、推动社会和谐 |
通过理解“急公好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精神,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