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世外桃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逸的理想之地。这个词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一、
“世外桃源”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后人用“世外桃源”比喻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该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表达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世外桃源 |
含义 | 比喻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逸的理想之地。 |
出处 |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 |
原文节选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寓意 | 表达对和平、自由、理想社会的向往。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风景优美、生活安逸的地方,如旅游景点、乡村等。 |
相关典故 | 《桃花源记》讲述了渔人误入桃花源,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最终因迷路无法再回的故事。 |
三、结语
“世外桃源”不仅是文学中的经典意象,更是中华文化中对理想生活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的现实中,也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无论是现实中的自然风光,还是心灵深处的理想境界,“世外桃源”始终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
以上就是【世外桃源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