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宋濂嗜学译文

2025-09-14 11:14:24

问题描述:

宋濂嗜学译文,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1:14:24

宋濂嗜学译文】《宋濂嗜学》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自己年少时勤奋好学、克服困难求学的经历。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尊敬。

一、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常常向别人借书来抄写。由于家中没有钱买书,他只能通过抄写来获取知识。即便在冬天手指冻得通红,他也从不放弃。后来,他为了求学,远赴外地拜访名师,即使路途遥远、生活艰苦,也从未动摇过学习的决心。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文豪。

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宋濂个人的刻苦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学子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求学的普遍现象,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表格:《宋濂嗜学》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译文
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到书来看,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写,计算好日期归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都结冰了,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我从不懈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后,赶紧送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日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成年后,更加仰慕圣贤的道理,又担心没有大师或名人可以请教,曾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的前辈请教。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学生挤满了房间,他从未稍微降低言辞或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我站在他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腰,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的训斥,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回应。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到他心情好了,又去请教。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三、总结

《宋濂嗜学》是一篇充满励志色彩的文章,通过讲述作者早年求学的艰辛历程,表达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师长的尊重。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启示。

以上就是【宋濂嗜学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