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续貂是什么动物】“狗尾续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事物的末尾加上不相称或不合适的部分,使整体显得不协调。这个成语原本并不是指某种动物,而是源于古代的一个典故。很多人误以为它是指一种动物,但实际上它和动物并没有直接关系。
成语来源
“狗尾续貂”最早出自《晋书·赵王伦传》。当时,晋朝的赵王司马伦篡位后,为了拉拢人心,大量封赏官员,甚至连一些无功之臣也得到封爵。由于封爵太多,官员们的官帽上都佩戴貂尾作为装饰,但因为数量不够,有人就用狗尾巴代替貂尾来充数。于是人们便用“狗尾续貂”来形容这种滥竽充数、不伦不类的做法。
成语含义
- 字面意思:用狗尾巴代替貂尾。
- 比喻意义:指在作品、文章、计划等的结尾处添加不恰当或质量低劣的内容,破坏整体效果。
常见用法
- “这篇文章前面写得不错,但结尾却狗尾续貂,让人觉得不完整。”
- “他的演讲本来很有感染力,最后几句话却狗尾续貂,大打折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狗尾续貂 |
出处 | 《晋书·赵王伦传》 |
字面意思 | 用狗尾巴代替貂尾 |
比喻意义 | 在事物末尾添加不恰当或不协调的部分 |
常见用法 | 形容文章、演讲、计划等结尾不佳 |
是否指动物 | 否,不是指具体动物 |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使用场景 | 批评作品或行为的结尾部分 |
总结:“狗尾续貂”并非指某种动物,而是一个用来形容“结尾不协调”的成语。它的历史背景与古代封赏制度有关,后来演变为一个常见的批评用语。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表达时更加注意整体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上就是【狗尾续貂是什么动物】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