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满京华】“冠盖满京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昔年因病废,今朝复南冠。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句诗原本是杜甫感叹昔日好友卫八处士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在京城显达,而如今权贵云集,唯有他独自落寞。后人常借此形容京城中权贵众多、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原文背景与含义总结
“冠盖满京华”字面意思是“帽子和车盖布满了京城”,引申为京城中权贵、官员、名流聚集,场面盛大。此句不仅描绘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人才埋没的感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原文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含义 | 描写京城权贵云集,但真正有才之人却未得重用 |
意境 | 繁华中的孤寂,盛景下的无奈 |
二、历史与文化意义
在古代,尤其是唐代,京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社会活动的汇聚地。“冠盖满京华”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分明、权力集中、名流云集的现实。这种现象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被反复提及,成为描写盛世或乱世的重要意象。
此外,“冠盖”一词也常用于形容官吏、贵族等上层人物的服饰与排场,象征着地位与权势。因此,“冠盖满京华”不仅是对场景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结构的一种反映。
三、现代应用与引申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冠盖满京华”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迅速、人气旺盛、资源集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浮躁、功利风气的批评。
例如,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可能会用“冠盖满京华”来形容某地商业繁荣、人流如织的景象;而在文学或评论文章中,则可能借这一短语来讽刺某些地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
四、相关诗句与文学引用
诗句 | 出处 | 说明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表达对人才埋没的感慨 |
“冠盖相望,道路喧哗” | 《汉书·王莽传》 | 形容官员往来频繁,场面热闹 |
“冠盖满京华,风尘暗洛阳” | 李白《古风》 | 表现对繁华与衰败的对比 |
五、结语
“冠盖满京华”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繁华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多的孤独与无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句话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以上就是【冠盖满京华】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