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不欺子原文及翻译】一、
《孟母不欺子》是出自《韩诗外传》的一则典故,讲述了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儿子诚实做人,不惜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欺骗了孩子,以此来引导孟子明白“言而有信”的重要性。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中注重品德培养的理念,也反映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沉关爱与智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个真诚、守信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 | 孟子小时候,学习之后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问道:“你今天学到哪里了?” |
孟母曰:“吾欺子也。吾闻之,君子不欺人,况于其子乎?吾见子之学,未有所成,恐其惰也,是以诈言无食。今观子之志,犹有进也,吾亦喜矣。” | 孟母说:“我欺骗了你。我听说,君子不欺骗别人,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呢?我看到你学习,还没有取得成就,担心你懈怠,所以骗你说没有饭吃。现在我看你的志向,还有进取之心,我也很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