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指哪个人物的典故】“破釜沉舟”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象征着一种背水一战、不留退路的决心和勇气。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一、
“破釜沉舟”出自秦末楚汉相争时期,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采取的一种极端战术。他命令士兵打破炊具、凿沉船只,表示决一死战、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最终大败秦军主力,奠定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此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下定决心、孤注一掷的精神状态。
二、人物与典故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破釜沉舟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战役背景 | 秦末农民起义,项羽率军救援赵国,与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 |
典故内容 | 项羽下令打破炊具、凿沉船只,断绝后路,激励士兵奋勇作战 |
主要人物 | 项羽(西楚霸王) |
战术目的 | 表示背水一战的决心,激发士兵斗志 |
历史影响 | 巨鹿之战大胜,项羽声威大振,成为反秦势力的重要领袖 |
成语含义 | 比喻下定决心、孤注一掷,不留退路 |
后世应用 | 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策或勇敢行动 |
三、结语
“破釜沉舟”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项羽在逆境中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英雄气概。今天,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