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明大义的意思】“深明大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道理、原则或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人的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深明大义 |
拼音 | shēn míng dà yì |
释义 | 对道理、原则、道德等有深刻理解,并能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曹操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此诚天意,非人力也。公虽有大义,然其势不可挡。”(注:原句略有不同,但成语“深明大义”在后世广泛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见卓识,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明辨是非、顾全大局、识大体、知大义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斤斤计较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历史人物评价 | 诸葛亮“深明大义”,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常用来形容主人公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情感。 |
日常生活中 | 老师称赞学生“深明大义”,表示其懂得责任与担当。 |
三、总结
“深明大义”不仅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它强调人在面对重大抉择时,能够超越个人利益,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行为的正当性。这种精神在古代和现代都备受推崇,是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深明大义”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