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不欺是什么意思】“暗室不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黑暗的房间里也不欺骗别人”,引申为一个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修养和自律能力,常用来形容人品端正、诚实守信。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暗室不欺 |
拼音 | àn shì bù qī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明镜所以照形,圣人所以照心。暗室不欺,独行不愧。” |
含义 |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强调个人的道德自律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品德高尚,或自勉修身 |
近义词 | 问心无愧、慎独、表里如一 |
反义词 | 偷鸡摸狗、口是心非、虚伪欺诈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暗室不欺”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说人在黑暗中也不做欺骗之事,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对人格操守的高度评价。古人非常重视“慎独”,即在独处时仍能保持内心的正直,而“暗室不欺”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暗室不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
- 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原则;
-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 道德修养比外在表现更为重要。
四、总结
“暗室不欺”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不是为了被看到,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做到问心无愧,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坚守道德 |
来源 | 《后汉书》中的“暗室不欺” |
核心思想 | 强调自律与诚信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做人要内外一致 |
应用场景 | 赞美他人品格或自我修养 |
通过了解“暗室不欺”的含义与内涵,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与修养,做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