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类有哪些】岩浆喷出作用是指地壳内部的岩浆通过火山通道上升至地表并喷出的过程。根据岩浆冷却速度、气体含量以及喷发方式的不同,岩浆在喷出后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岩石。这些岩石统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它们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具有独特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以下是对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类进行的总结:
一、
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分为几大类,主要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这些岩石根据其化学成分(如SiO₂含量)和矿物组成可以进一步细分。喷出岩通常具有细粒或玻璃质结构,因为岩浆在喷出后迅速冷却,晶体生长时间较短。此外,喷出岩中还可能含有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等典型火山岩特征。
不同类型的喷出岩对应不同的岩浆类型和喷发环境。例如,富含铁镁的玄武岩多见于海底火山活动,而富含硅的流纹岩则常见于大陆裂谷或火山岛弧地区。
二、表格: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类及其特点
岩石名称 | 化学成分(SiO₂含量) | 主要矿物组成 | 结构特征 | 典型产状 | 备注 |
玄武岩 | 45%~52% | 辉石、橄榄石、斜长石 | 细粒、气孔状 | 海底、基性火山喷发 | 最常见的喷出岩 |
安山岩 | 52%~63% | 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 中粒、斑状 | 火山锥、陆缘火山 | 常见于俯冲带 |
英安岩 | 63%~70% |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 | 细粒、斑状 | 火山喷发、熔岩流 | 比安山岩更富硅 |
流纹岩 | >70% |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 | 玻璃质、细粒 | 大型火山喷发 | 常见于大陆内部 |
花岗岩(喷出相) | ——(无喷出相) | —— | —— | —— | 花岗岩为侵入岩,非喷出岩 |
玄武岩凝灰岩 | 45%~52% | 玄武岩碎屑、火山灰 | 松散、层状 | 火山碎屑堆积 | 属于火山碎屑岩 |
黑曜岩 | >70% | 玻璃质为主 | 玻璃质、贝壳状断口 | 冷却快的熔岩流 | 非晶质火山岩 |
三、总结
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石种类多样,主要取决于岩浆的成分、喷发强度和冷却条件。常见的喷出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它们分别代表了从基性到酸性的不同岩浆类型。这些岩石不仅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资源开发、地貌演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岩类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