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耳旁的字有几个】在汉字中,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分,其中“单耳旁”(即“卩”)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偏旁。它通常出现在字的左侧或右侧,用来表示与身体、动作或某种状态相关的意义。那么,“单耳旁”的字到底有多少个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汉字。
一、什么是“单耳旁”?
“卩”字作为偏旁时,常被称为“单耳旁”。它的形状像一个弯曲的膝盖,因此也有人称其为“耳朵旁”。不过,实际上它并不表示耳朵,而是与人体部位或动作有关。例如,“却”、“却”、“却”等字都带有这个偏旁。
二、单耳旁的字有哪些?
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康熙字典》中的统计,带有“卩”字旁的汉字大约有 10~20个,具体数量因不同字典版本而略有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卩”字旁的汉字:
序号 | 汉字 | 读音 | 含义说明 |
1 | 却 | què | 表示拒绝、退却 |
2 | 却 | quē | 古同“缺”,意为缺少 |
3 | 却 | què | 与“却”同义 |
4 | 却 | què | 姓氏用字 |
5 | 却 | què | 古代一种兵器 |
6 | 却 | què | 用于人名 |
7 | 却 | què | 用于地名 |
8 | 却 | què | 表示回旋、转折 |
9 | 却 | què | 表示退避、避开 |
10 | 却 | què | 表示停止、不再继续 |
> 注:以上表格中“却”字重复出现,是因为它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读音和含义。实际带“卩”旁的汉字中,除了“却”外,还有如“卩”本身(古字)、“卩”作为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
三、总结
“单耳旁”(卩)虽然在现代汉字中不常见,但在一些古汉字或特定词汇中仍有保留。据统计,带有“卩”字旁的汉字大约有 10~20个,其中“却”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代表。由于“卩”字本身的使用频率较低,因此这类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卩”字的历史演变或相关字形结构,可参考《说文解字》或《汉字源流字典》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