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妄为的意思是什么】“胆大妄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守规矩、不顾后果,甚至违法乱纪。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行为极端、缺乏责任感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胆大妄为 |
拼音 | dǎn dà wàng wéi |
解释 | 原意是胆子大得没有顾忌,后来多指人胆子大,胡作非为,不顾后果的行为。 |
类别 | 成语 |
词性 | 动词性短语(常作谓语)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此沛公之狗马也,不足与谋。’……遂与樊哙出,入壁,乃得去。于是项王乃遣使至汉,求和。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今项羽背约,而自立为西楚霸王,寡人无罪,愿归其地。’项王怒曰:‘此何言!’遂欲击之。范增谏曰:‘不可。’项王不听,遂与汉战于彭城,大败。汉王走,项王追之,至垓下。汉王乃夜遁,项王乃引兵东,遂亡。……”(注:实际出处可能有误,常见用法源自后世文学作品)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胆大包天、无法无天、胡作非为、肆无忌惮 |
反义词 | 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日常交流中
- 他胆大妄为,竟然在公共场所打架闹事。
- 这个老板胆大妄为,擅自更改合同条款,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2. 新闻报道中
- 某官员因胆大妄为被调查,涉嫌贪污受贿。
- 犯罪团伙胆大妄为,多次实施盗窃,最终被警方抓获。
3.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的主角性格大胆,常常做出胆大妄为的举动,推动情节发展。
四、注意事项
- “胆大妄为”是一个明显的贬义词,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不宜用于描述正当的冒险行为或创新精神,以免造成误解。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应谨慎使用该词,避免给人负面印象。
总结
“胆大妄为”指的是一个人做事毫无顾忌、行为放纵、不守规矩,常带有违法乱纪的意味。它强调的是“胆子大”与“行为恶劣”的结合,是一种对不良行为的强烈批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规则,避免做出胆大妄为的事情,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