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出自哪里】“得陇望蜀”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后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一直备受关注。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成语“得陇望蜀”的出处
“得陇望蜀”最早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原文如下:
> “得陇望蜀,人心不足。”
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到了陇地(今甘肃一带),又想得到蜀地(今四川一带),说明人的欲望没有止境。
在古代,陇和蜀是两个不同的地区,分别属于不同的政权或势力范围。因此,“得陇望蜀”最初是描述一种扩张欲望和不满足的心理状态。
二、成语含义与用法
- 字面意思:得到了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 引申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好处后还想更多。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人不知足,或形容某人不断追求更多利益。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原文 | “得陇望蜀,人心不足。” |
字面意思 | 得到陇地,又想得到蜀地 |
引申义 | 貪心不足,得寸進尺 |
使用场景 | 批评人不知足,或形容不断追求更多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他人贪心 |
相关成语 |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
四、结语
“得陇望蜀”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贪欲心理。在现代社会中,它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仍不满足、不断追求更多的人。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