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的故事】“煮豆燃萁”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这个故事讲述了曹操与其子曹植之间的一段兄弟情深与权力争斗的往事,寓意着骨肉相残、自相煎迫的悲剧。
故事简介:
相传曹操在临终前,想立曹植为太子,但因曹丕(曹操长子)早有根基,最终还是立了曹丕为继承人。曹植虽才华横溢,却缺乏政治手腕,因此未能得到父亲的青睐。后来,曹丕掌权后,对曹植心存忌惮,便以“七步成诗”考验他,若不能即兴作诗,便要处死。曹植在极短时间内吟出《七步诗》:“煮豆燃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深受感动,最终没有加害于他。
故事意义:
“煮豆燃萁”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或内部争斗,形容亲人之间的矛盾和伤害。它不仅是一则历史典故,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私利而伤害至亲之人。
+ 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煮豆燃萁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故事背景 | 曹操去世后,其子曹植与曹丕之间的权力斗争 |
核心事件 | 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
七步诗内容 | “煮豆燃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寓意 | 兄弟相残、自相煎迫;提醒人们珍惜亲情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批评内部争斗、不团结的行为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才情与命运,也从中领悟到家庭和睦、兄弟情深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煮豆燃萁”的极端情况,但“内耗”、“争权夺利”的现象依然存在,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