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首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所作的一首豪放词。全词气势恢宏,描绘了作者狩猎时的壮观场面和他豪迈不羁的情怀。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苏轼在密州出猎时的场景。左边牵着黄狗,右边举着苍鹰,身着华丽的锦帽和貂裘,率领众多骑士席卷过平坦的山岗。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狩猎的热烈气氛,也体现了苏轼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整首词通过狩猎这一活动,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解释 |
左牵黄 | 左边牵着黄狗,象征狩猎的准备。 |
右擎苍 | 右边举起苍鹰,表示捕捉猎物的工具。 |
锦帽貂裘 | 穿着华丽的帽子和貂皮大衣,体现身份与气派。 |
千骑卷平冈 | 数千骑兵席卷过平缓的山岗,表现狩猎队伍的庞大与气势。 |
三、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通过“左牵黄,右擎苍”的动作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狩猎图景。
2. 语言豪放:“千骑卷平冈”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符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
3. 情感真挚:虽写狩猎,实则寄托了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四、历史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职。虽然身处地方,但他仍心系国家大事,借狩猎抒发自己的抱负。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使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五、结语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不仅是对一次狩猎活动的生动记录,更是苏轼豪情满怀、志在四方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古代文人既有闲情雅趣,又有家国情怀的复杂心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