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古今对照】《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骈文之绝唱。全文以华丽的辞藻、工整的对仗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初唐时期的文化风貌。本文将对《滕王阁序》进行古今对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意义。
一、文章总结
《滕王阁序》创作于公元675年,王勃在参加洪州都督阎公举办的宴会上,即兴而作,成为传世名篇。文章以登临滕王阁为引,描绘了赣江两岸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文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情感丰富,层次分明。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美,句式多用对偶与排比,体现出典型的骈文风格。同时,其中蕴含的哲理思想,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至今仍广为流传。
二、古今对照表
古文原文 | 现代汉语解释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时间是九月,季节属于深秋。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潮水退去,寒潭清澈;暮色中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
俨骖騑于上路,访农郊之胜景。 | 驾车沿着大道前行,探访乡野的美景。 |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 来到帝王的长洲,寻访仙人的旧居。 |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层层叠叠的山峦苍翠欲滴,高耸入云;飞檐楼阁色彩鲜艳,仿佛悬空而立。 |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 白鹤栖息的沙洲,鸭子游弋的小岛,环绕曲折;桂花香的宫殿,兰草装饰的楼阁,依山势而建。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 房屋连片,钟鼓齐鸣的家庭;船只遍布渡口,有青雀船和黄龙船。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乌云散去,雨后天晴,光彩照耀整个天空。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落日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与广阔的天空融为一体。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渔船在傍晚歌唱,声音传遍鄱阳湖边;雁群因寒冷而惊起,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怀念皇帝却无法相见,什么时候才能被召入朝廷呢?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命运不顺,道路多艰。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冯唐年纪大了仍未被重用,李广屡立战功却未能封侯。 |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贾谊被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梁鸿被放逐海边,难道就没有清明的时代吗? |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数理。 | 所依靠的是君子能洞察时机,智者通晓事理。 |
宁守穷以济意,不求荣以忘身。 | 宁愿坚守清贫以实现抱负,不追求富贵而忘记本心。 |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良谋亦难成。 | 时机到来,风助我登上滕王阁;运势不佳,再好的计策也难以成功。 |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 在离别之际得到恩赐,感谢这场盛大的宴会;登高赋诗,是希望各位贤士都能参与。 |
三、结语
《滕王阁序》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高峰,更是古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通过古今对照的方式,我们不仅能更直观地理解古文的含义,还能感受到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与思考。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与研究。
以上就是【滕王阁序古今对照】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