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后问使者文言文翻译】一、
《威后问使者》是出自《战国策·齐策》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齐国太后(即威后)在接见赵国使者时,通过一系列提问,展现出她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人才的重视。文章虽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与远见。
文章中,威后先询问使者是否带来了齐国的问候,随后又接连问及齐国的百姓、官员以及贤士的情况,显示出她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她的提问方式不仅体现了她的政治智慧,也反映出她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二、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齐王派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 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 |
“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 “年景还好吗?百姓还好吗?君王还好吗?” |
使者不说,曰 | 使者不高兴地说 |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 “我奉命来问候威后,现在您不先问君王,却先问年景和百姓,难道是把卑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了吗?” |
威后曰 | 威后说 |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岂不哉?” | “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年景,哪来的百姓?没有百姓,哪来的君主?所以有问,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
三、简要分析: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赵威后并非只关注君主的安危,而是更注重国家的根本——人民和年景。她强调“民为本”,认为只有百姓安定,国家才能稳固。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反映了她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此外,文中通过使者与威后的对话,展现了威后善于思考、逻辑清晰的特点,也体现出她在处理政务时的冷静与智慧。
四、结语:
《威后问使者》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简练,是研究战国时期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赵威后的政治智慧,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治国理念的深刻启示。
以上就是【威后问使者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