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郑板桥的青竹诗

2025-10-23 14:36:20

问题描述:

郑板桥的青竹诗,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3 14:36:20

郑板桥的青竹诗】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以画竹、写竹著称,其诗作中也常以竹为题材,寄托高洁、坚韧的人格追求。他的“青竹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清廉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一、

郑板桥的“青竹诗”是他艺术与思想的集中体现。他通过描绘青竹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抒发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世俗污浊的批判。这些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传统文人诗的典雅,又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在形式上,多采用七言绝句或律诗,内容上则注重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

二、青竹诗代表作品及赏析(表格)

诗名 内容 赏析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借竹子顽强的生命力,比喻人在逆境中的坚定意志。诗中“咬定”、“立根”、“千磨万击”等词生动形象,表现出竹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寓意人格的坚韧不拔。
《咏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虚心能自持,劲节少人知。
此诗从竹的结构入手,赞美其虚心内敛、刚劲不屈的品质。诗中“虚心能自持”既是对竹的描写,也是对自身品格的写照,体现出郑板桥淡泊名利、坚守操守的人生态度。
《题竹》 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
竹之清,如水;竹之贞,如金。
该诗通过不同时间下的竹景,展现其清雅、坚贞的特质。“如水”、“如金”比喻贴切,突出竹子的高洁与不凡。
《墨竹图题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底无钱买笑颜。
留得几茎儿孙在,岁岁年年伴老山。
此诗表达了郑板桥辞官归隐的决心,以及对自然与子孙后代的牵挂。诗中“乌纱”象征官场,“儿孙”则体现他对家庭的责任感,整体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三、结语

郑板桥的青竹诗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他通过竹子这一意象,传达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这些诗作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与审美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以上就是【郑板桥的青竹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