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安贫乐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安贫乐道,不求荣利。”意思是:安于贫穷的生活,乐于奉行自己的道德理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内心充实、精神富足,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不为外物所动。
一、
“安贫乐道”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的价值观。
这一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品格,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安贫乐道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拼音 | ān pín lè dào |
字面意思 | 安于贫困,乐于奉行道德 |
引申含义 | 在清贫生活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坚守道德理想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品高尚、不慕荣利、注重精神修养的人 |
哲学背景 | 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内在修养高于外在物质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理想与信念 |
相关成语 | 安贫守道、甘于淡泊、乐善好施 |
三、结语
“安贫乐道”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才是真正的富足。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心怀信念,便能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