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它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在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它们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主体以及规律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下面将对这两种历史观的基本主张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唯物史观的主张
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所推动的。唯物史观强调:
-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的核心,政治、法律、宗教等上层建筑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是由个别英雄或天才人物创造的,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的。
- 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社会形态按照一定的顺序更替,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
-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二、唯心史观的主张
唯心史观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精神、思想、意志等非物质因素决定的。它通常强调:
- 意识决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精神因素主导的。
-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决定者: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如帝王、思想家、宗教领袖)的意志和行为所塑造的。
- 历史缺乏客观规律:历史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规律,更多依赖于偶然事件和个体选择。
- 忽视群众作用:往往将历史看作是少数人主导的过程,忽视了普通民众的作用。
三、对比总结
项目 | 唯物史观 | 唯心史观 |
核心观点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历史动力 | 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 | 精神、思想、意志的作用 |
历史主体 | 人民群众 | 英雄人物或少数精英 |
历史规律 | 有客观规律可循 | 缺乏统一规律,强调偶然性 |
对阶级的态度 | 强调阶级斗争 | 忽视或淡化阶级问题 |
对历史发展的看法 | 阶级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 历史发展无固定模式 |
四、结语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历史是谁创造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唯心史观则倾向于把历史归因于精神力量和个别英雄人物。理解这两种历史观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发展的本质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