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方法结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
一、基本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核心在于“接触”与“氧化”。在反应器中,污水与填料(如蜂窝状塑料、纤维球等)充分接触,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吸收和降解,最终实现水质净化。
二、工艺特点
特点 | 内容说明 |
生物膜形成 |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提高降解效率 |
污染物去除 | 可有效去除BOD、COD、氨氮等污染物 |
运行稳定 | 对进水水质波动适应性强,运行管理方便 |
占地面积小 | 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设备紧凑,节省空间 |
能耗低 | 无需频繁曝气,能耗相对较低 |
三、工艺流程
1. 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及部分油脂。
2. 接触氧化段: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进行生物降解。
3. 沉淀分离: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4. 出水排放或回用:经过处理的水可直接排放或用于绿化、冲厕等。
四、适用范围
- 城镇污水处理厂
- 食品加工厂、屠宰场等工业废水处理
-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
五、优缺点对比
优点 | 缺点 |
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 填料易堵塞,需定期清理 |
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 | 对有毒物质敏感,需控制进水水质 |
占地面积小,适合空间有限的区域 | 初期投资相对较高 |
六、总结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稳定、经济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其通过生物膜的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水质情况合理设计工艺参数,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