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处潇潇雨歇全诗】一、
“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这首词中极具意境和情感张力的句子。整首词以豪迈悲壮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敌人的愤恨以及收复河山的坚定信念。
“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的是诗人独自凭栏远望,风雨刚刚停歇的场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沉思。雨歇之后,天地间一片清静,但诗人却更加心潮澎湃,为接下来的抒情奠定了情绪基础。
以下是对《满江红·写怀》全文的简要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结构分析:
二、《满江红·写怀》原文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三、结构分析表
段落 | 内容概要 | 情感表达 | 修辞手法 | 作用 |
上片 | 开篇描写诗人因国事而愤怒,凭栏远望,风雨刚停 | 愤懑、激昂 | 动作描写、比喻 | 引出全词情感基调 |
回忆过去功业如尘土,感叹时光流逝 | 悲凉、感慨 | 对比、夸张 | 表达对功名的淡泊与时间的紧迫 | |
下片 | 揭示“靖康之耻”的深仇大恨,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 | 愤怒、坚定 | 反问、排比 | 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
借用想象中的胜利场面,表达对敌人的仇恨与胜利的信心 | 豪迈、激昂 | 比喻、拟人 | 增强感染力,鼓舞士气 |
四、结语
“凭栏处潇潇雨歇”虽仅为一句,却蕴含深远意境,是整首《满江红·写怀》情感转折的关键点。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句,读者可以感受到岳飞在风雨后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此词以其雄浑有力的语言、深沉激昂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爱国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