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的含义】在《孟子·告子下》中,有这样一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句话是孟子用来说明人才往往是从艰苦环境中被发现并得到重用的。其中,“舜发于畎亩之中”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发”在此句中的含义,是“被起用、被提拔”的意思。它表示舜原本是一个普通百姓,在田间劳作(畎亩即田间),后来因为德行和才能被朝廷看中,最终被任命为国家的重要人物,成为一代明君。
“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并非指“发出”或“发展”,而是指“被起用”。这里的“发”带有被动意味,强调的是舜从一个普通的农夫身份被选拔出来,担任重要职务的过程。这体现了古代对人才识别和任用的重视,也反映了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思想。
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解释 | 语义分析 |
发 | 《孟子·告子下》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被起用、被提拔 | 表示舜从平民身份被朝廷发现并启用,强调其出身低微但最终成就非凡 |
舜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古代贤君,五帝之一 | 代表德才兼备的人物,象征由平凡到伟大的转变 |
畎亩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田间、田地 | 指舜早年务农的地方,体现其出身普通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在“舜发于畎亩之中”这一句中,主要表达的是“被起用”的意思,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发出”或“发展”。理解这一词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孟子文章的深层含义,也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