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典故】“孙叔敖举于海”出自《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句话是孟子用来说明贤才往往在艰难困苦中被发现和提拔的。
“孙叔敖举于海”中的“海”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大海,而是指当时楚国的海边地区或水边之地。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著名政治家、水利专家,他出身卑微,曾在海边耕作,后因治理水患有功,被楚庄王赏识并重用,最终成为楚国的重要大臣。
“孙叔敖举于海”是古代中国关于人才选拔的一个典故,意指孙叔敖虽出身平凡,但因才华出众,最终被君主提拔重用。这个典故强调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思想,即真正的贤才往往在逆境中成长,并最终得到认可。
表格:孙叔敖举于海典故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典故出处 | 《孟子·告子下》 |
| 原文句子 | “孙叔敖举于海” |
| 孙叔敖身份 | 春秋时期楚国政治家、水利专家 |
| 出身背景 | 出身平民,曾在海边耕作 |
| 被举荐原因 | 治理水患有功,才华出众 |
| 被谁举荐 | 楚庄王 |
| 成就 | 官至令尹,辅佐楚国强盛 |
| 典故含义 | 强调贤才常在艰难环境中被发现和提拔 |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知人善任”的推崇。它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他们可能正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