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怎么读】“筚路蓝缕”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对于不熟悉这个成语的人来说,首先需要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和含义。
一、成语读音
- 拼音:bì lù lán lǚ
- 注音:ㄅㄧˋ ㄌㄨˋ ㄌㄢˊ ㄌǚ
- 声调:第四声、第四声、第二声、第三声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用法举例 |
筚 | 用荆条、竹子等编织成的简易车 | —— |
路 | 车辆 | —— |
蓝 | 青白色的颜色 | —— |
缕 | 丝线,引申为衣物 | —— |
整体意思:
“筚路蓝缕”原意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现多用来形容创业过程的艰苦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先民们驾着简陋的车辆,穿着破旧的衣服,开垦荒地,建立家园。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描述创业历程 | 如:公司初创阶段,员工筚路蓝缕,共同奋斗 |
表扬艰苦奋斗精神 | 如:老一辈人筚路蓝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
历史回顾 | 如:古代先民筚路蓝缕,开创了文明 |
五、常见错误
1. 读音错误:
- 错误读法:bèi lù lán lǚ(将“筚”误读为“bei”)
- 正确读法:bì lù lán lǚ
2. 字形混淆:
- “筚”与“蔽”、“必”易混淆,需注意区分。
3. 语境不当:
- 不宜用于形容现代生活中的小困难,应用于较为庄重或历史性的语境中。
六、总结
“筚路蓝缕”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创业的艰辛,也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掌握其正确读音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筚路蓝缕 |
拼音 | bì lù lán lǚ |
注音 | ㄅㄧˋ ㄌㄨˋ ㄌㄢˊ ㄌǚ |
含义 | 形容创业的艰辛与勤俭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使用场景 | 创业、历史、表扬艰苦奋斗 |
常见错误 | 读音、字形、语境 |
如想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文学资料,逐步积累语言知识,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