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下一句是什么】“相濡以沫”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这句话原本描述的是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相互依存的状态。但很多人对它的下一句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相濡以沫”就是完整的一句话。
一、原文出处
“相濡以沫”的完整句子是: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泉水干涸了,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只能用口中的唾液互相湿润彼此,维持生命。这种勉强维系的关系,还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各自自由地生活,互不打扰。
二、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庄子·大宗师》的原文,“相濡以沫”的下一句是:
> “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人与人之间不应过度依赖,而应顺应自然,保持独立与自由。
三、总结对比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 | 意义 |
相濡以沫 | 《庄子·大宗师》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 | 鱼在干涸的水坑中,用唾液互相湿润 | 形容在困境中互相扶持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大宗师》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在江河湖海中各自自由生活 | 强调自然、自由、独立 |
四、现实意义
“相濡以沫”常被用来形容夫妻或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在困难时期彼此扶持。然而,庄子的本意并不是鼓励人们一直依赖对方,而是提醒人们: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勉强维持的关系,而是彼此尊重、自由发展的状态。
因此,“相濡以沫”和“不如相忘于江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在困顿中互相扶持固然可贵,但最终仍应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独立。
结语:
“相濡以沫”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了解它的下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在生活中做出更符合内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