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搔更短什么意思】“白头搔更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原句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忧国忧民、思乡念亲而愁绪满怀,以至于头发稀疏、变白,连簪子都难以插住。下面将对这句话进行详细解读,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与背景。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和自身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长安沦陷,诗人被困城中,目睹战乱带来的凄凉景象,内心充满忧虑和哀伤。
二、逐字解析
字词 | 含义 | 释义 |
白头 | 头发变白,象征年老或忧愁 | 表示因忧愁而头发变白 |
搔 | 抓挠 | 因焦虑而不断抓挠头发 |
更短 | 更加稀少 | 头发越来越稀疏 |
浑欲不胜簪 | 简直无法插上簪子 | 形容头发稀疏到无法用簪子固定 |
三、整体意思
“白头搔更短”意指:因为内心的忧愁和焦虑,诗人不断地抓挠自己的头发,结果头发变得更加稀疏,甚至无法再用簪子固定。这不仅是对身体状况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痛苦的外在表现。
四、情感表达
情感类型 | 表现方式 | 具体体现 |
忧国 |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国破山河在”、“家书抵万金” |
忧民 |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自身感慨 | 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五、文学价值
“白头搔更短”不仅是一句生动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它通过一个微小的动作(搔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巨大痛苦,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杜甫诗歌的一大特色。
六、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春望》 |
原文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含义 | 因忧愁而头发稀疏,无法插簪 |
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困居长安 |
情感 | 忧国、忧民、自怜 |
文学手法 | 以小见大、细节描写 |
主题 | 战乱带来的痛苦与个人的无奈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白头搔更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它让我们感受到杜甫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悲愤,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观察与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