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一种以肾小球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通常由感染引发,尤其是链球菌感染,但也有其他病因可能引起。以下是对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发病原因的总结。
一、主要发病原因总结
1. 链球菌感染
最常见的诱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S)引起的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或脓疱疮。感染后约1-3周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
2.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等也可能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但相对少见。
3. 细菌感染
除了链球菌外,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也可能导致本病,尤其在免疫力低下者中更易发生。
4.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弓形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肾小球损伤。
5. 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累及肾脏,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样病变。
6. 药物或毒素反应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或重金属中毒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7. 其他感染后反应
如猩红热、伤寒等感染后可能继发肾小球肾炎。
二、常见病因分类表
病因类型 | 具体病原体/因素 | 是否常见 |
链球菌感染 |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扁桃体炎等) | 非常常见 |
病毒感染 | 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等 | 常见 |
细菌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 常见 |
寄生虫感染 | 疟疾、弓形虫等 | 少见 |
自身免疫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少见 |
药物或毒素 | 非甾体抗炎药、重金属中毒等 | 少见 |
其他感染后反应 | 猩红热、伤寒等 | 少见 |
三、总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多样,其中以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了解其病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对于患者而言,及时治疗原发感染、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若出现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