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孤家寡人出处于哪里

2025-09-29 23:09:21

问题描述:

孤家寡人出处于哪里,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23:09:21

孤家寡人出处于哪里】“孤家寡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没有朋友或亲人陪伴的状态。然而,这个成语的出处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本文将从历史典故出发,总结“孤家寡人”的来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孤家寡人”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晋侯有疾,秦伯使医缓来视之。……曰:‘良医也,能治之。’公曰:‘吾其死乎?’对曰:‘君之疾,非在内,不在外,而在骨髓之间。’公曰:‘是则孤家寡人也。’”这里的“孤家寡人”原意是指国君失去了国家和人民,成为真正的“孤家”和“寡人”,即没有依靠的人。

后来,“孤家寡人”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不善交际、缺乏朋友、生活孤单的人。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讽刺某人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或者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立无援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孤家寡人”并非来自民间俗语,而是源自古代文献,具有较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孤家寡人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原文引用 “晋侯有疾,秦伯使医缓来视之……公曰:‘是则孤家寡人也。’”
原意 指国君失去国家和人民,成为无依无靠之人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孤独、无朋友、脱离群众,或讽刺独断专行的人
词语结构 “孤家”与“寡人”均为古代帝王自称,合起来表示“无依无靠的人”
文化背景 源自古代政治文化,体现对权力与归属感的重视
使用场合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或批评性语境

三、结语

“孤家寡人”虽然如今常被用来形容孤独的人,但其最初的含义与古代的政治身份密切相关。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内涵,避免误用或曲解。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既能体现语言的丰富性,也能增强表达的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