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街巷深处,有一座破旧的小院。院中有一株老槐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每到夜深人静时,总会传来轻微的呢喃声,似有人低声诉说,又像是风穿过树叶的沙沙作响。
小院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姓李,大家都唤他李伯。李伯年轻时曾是镇上的私塾先生,如今虽已退休多年,却依旧每日坐在槐树下读书写字。他总是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神情安详而沉稳。
有一天傍晚,一个年轻的书生路过此地,见李伯正在整理书籍,便上前请教。书生名叫赵谦,刚从外地考取功名归来,对世间奇闻异事颇感兴趣。他听闻此地多有怪谈,特意前来探寻真相。
赵谦恭敬地向李伯行礼后问道:“李老先生,我听闻这附近常有奇异之事发生,不知是否属实?”
李伯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书放下,缓缓说道:“世事如棋,人心难测。有些事情,亲眼所见未必为真,耳闻则更不可轻信。”
赵谦心中疑惑,但仍不死心,继续追问:“那为何深夜里总能听到奇怪的声音?莫非真有什么灵异之物?”
李伯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领着赵谦来到槐树下,指着树根处的一块青石说道:“你且坐下,听我说个故事。”
原来,这座小院原本属于一位落魄的书生,此人勤奋好学,却屡试不第。他终日闭门苦读,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他因积劳成疾而亡,魂魄未散,便化作了一缕幽魂,徘徊于此。每当月色朦胧之际,他的声音便会响起,仿佛在倾诉自己的不甘与遗憾。
李伯顿了顿,又道:“但这些年来,我也渐渐明白,所谓鬼怪不过是人心投射。那位书生并非真的作祟,而是自己内心的执念让他无法安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他的声音,然后给予宽慰。”
赵谦听得入神,不禁感叹:“原来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帮助这位书生解脱呢?”
李伯摇了摇头,说道:“解脱与否,全在于他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是陪伴他,直到他放下执念,重归平静。”
自那以后,赵谦时常来拜访李伯,两人常常一起探讨学问、品茗论道。而那株老槐树下的呢喃声,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稀疏,最终完全消失不见。
据说,后来有人曾在月光下看到一位白衣书生的身影,沿着小路渐行渐远,直至融入夜色之中。从此,这片土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无任何怪异之事发生。
而李伯依然每日坐在槐树下,翻阅那些泛黄的古籍,仿佛一切从未改变。只是偶尔,他会抬头望向天空,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似乎在等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