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名是什么意思】“一文不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连一文钱都没有。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连一文钱也不值”,实际上表达的是极度贫困的状态。
虽然“一文不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在文学作品或正式语境中仍有一定的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在含义上有明显区别:“一文不值”指的是某物毫无价值,而“一文不名”则强调人的贫穷状态。
以下是对“一文不名”的详细解释和相关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文不名 |
拼音 | yī wén bù míng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其人贫无以葬,县官赙钱一文不名。” |
字面意思 | 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示一个人极其贫穷 |
常见搭配 | “穷得一文不名”、“一文不名之士” |
同义词 |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 |
使用注意 | 不宜用于口语,避免误解为“毫无价值” |
总结来说,“一文不名”是一个带有古意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极度贫困的状态,而不是指物品的价值。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更常用“一贫如洗”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了解这一成语的正确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文学作品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