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救民水火基础意思

2025-09-16 21:48:27

问题描述:

救民水火基础意思,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21:48:27

救民水火基础意思】“救民水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政府或领导者在百姓遭遇灾难、困苦时,及时伸出援手,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一、基础意思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救民水火
拼音 jiù mín shuǐ huǒ
出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后世多引申为“救民水火”。
基本含义 形容政府或领导者积极救助处于困境中的民众,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战乱等重大灾难时的应对措施。
使用场景 多用于政治、历史、文学作品中,强调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
近义词 济世安民、扶危济困、解民倒悬
反义词 置民于水火、视民如仇、不顾民生

二、深入理解

“救民水火”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理念,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仁政”的核心价值。它强调的是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关注百姓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更要挺身而出,承担起保护和救助的责任。

在历史上,“救民水火”常被用来评价一位官员或君主是否称职。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减轻赋税、发展农业,被后人称为“救民水火”的典范。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救民水火”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还是社会不公,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行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益。这一理念不仅是对历史的继承,更是对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

四、结语

“救民水火”不仅仅是一句成语,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责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是衡量一个政权或个人是否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标准。我们应当从中汲取力量,关注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