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用来形容什么】“艰苦卓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顽强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不仅强调了环境的艰难,更突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毅力与勇气。
下面是对“艰苦卓绝”这一成语的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
一、
“艰苦卓绝”通常用来形容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努力、不懈奋斗的状态或过程。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个人、集体或国家在面对重大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该词常用于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学作品以及现代工作、学习等场景中,具有较强的褒义色彩。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艰苦卓绝 |
含义 | 形容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能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 |
词性 | 形容词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有志,不为艰险。”(虽非直接出处,但精神相通) |
近义词 |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图强 |
反义词 | 安逸享乐、软弱无能、轻而易举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如:革命先烈的艰苦卓绝斗争;科研人员的艰苦卓绝探索等。 |
适用场景 | 历史回顾、人物评价、文学描写、演讲表达、新闻报道等。 |
示例 | 革命时期,战士们在极其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战斗,最终取得胜利。 |
三、结语
“艰苦卓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一种精神力量,代表着人类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意志。无论是在过去的历史中,还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