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几何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公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超几何分布是一种描述在不放回抽样情况下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它常用于从有限总体中抽取样本时的随机事件分析。本文将对超几何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公式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超几何分布的基本概念
超几何分布适用于以下场景:
- 总体中有 $ N $ 个个体;
- 其中 $ K $ 个个体具有某种特征(称为“成功”);
- 从中随机抽取 $ n $ 个个体,不放回;
- 设 $ X $ 表示这 $ n $ 个个体中具有该特征的数量,则 $ X $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 $ X \sim H(N, K, n) $。
二、超几何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公式
以下是超几何分布的期望与方差的数学表达式:
参数 | 公式 | 说明 |
期望(均值) | $ E(X) = n \cdot \frac{K}{N} $ | 表示在 $ n $ 次抽样中,平均能抽到具有特征的个体数量 |
方差 | $ Var(X) = n \cdot \frac{K}{N} \cdot \left(1 - \frac{K}{N}\right) \cdot \frac{N - n}{N - 1} $ | 描述了抽样结果的波动程度,考虑了不放回抽样的影响 |
三、公式解析与理解
1. 期望部分
超几何分布的期望类似于二项分布的期望,即 $ n \cdot p $,其中 $ p = \frac{K}{N} $ 是每次抽样成功的概率。但由于是不放回抽样,期望仍然保持线性性质,不受抽样方式的影响。
2. 方差部分
超几何分布的方差比二项分布小,这是因为不放回抽样减少了样本之间的独立性。方差中的因子 $ \frac{N - n}{N - 1} $ 称为“有限总体校正因子”,当 $ n $ 相对于 $ N $ 很小时,这个因子接近于 1,此时超几何分布近似于二项分布。
四、实际应用举例
假设一个班级有 50 名学生,其中有 10 名是优秀学生。从中随机抽取 5 名学生,问其中优秀学生的期望人数和方差是多少?
- $ N = 50 $,$ K = 10 $,$ n = 5 $
- 期望:$ E(X) = 5 \cdot \frac{10}{50} = 1 $
- 方差:$ Var(X) = 5 \cdot \frac{10}{50} \cdot \left(1 - \frac{10}{50}\right) \cdot \frac{50 - 5}{50 - 1} = 0.8 \cdot 0.9 \cdot 0.909 \approx 0.654 $
五、总结
超几何分布是描述不放回抽样中成功次数的重要模型,其期望和方差公式简洁且实用。掌握这些公式有助于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概率建模与数据分析。
项目 | 公式 |
期望 | $ E(X) = n \cdot \frac{K}{N} $ |
方差 | $ Var(X) = n \cdot \frac{K}{N} \cdot \left(1 - \frac{K}{N}\right) \cdot \frac{N - n}{N - 1} $ |
通过理解这些公式,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在有限总体中的随机事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