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姗姗来迟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姗姗来迟”这个成语,它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迟到得比较慢、不急不躁地到来。虽然“姗姗”本意是形容走路缓慢的样子,但在这个成语中,它被用来强调一种“迟到”的状态,带有轻微的调侃或无奈意味。
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相关用法总结: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姗姗来迟 |
拼音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其言多类俳优,虽贤人君子,不能以辞胜。”后引申为形容动作缓慢、迟到。 |
释义 | 形容人或事物到达得较晚,走得慢,显得迟缓。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带有轻微的讽刺或幽默语气。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会议迟到 | 他今天又姗姗来迟,大家都等了他十分钟。 |
活动到场 | 虽然她姗姗来迟,但活动开始时她还是赶到了。 |
情感表达 | 他终于姗姗来迟地出现在她的生日宴上,让她感动不已。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迟到、迟迟未到、慢吞吞 |
反义词 | 飞奔而来、迅速到达、雷厉风行 |
四、注意事项
- “姗姗来迟”虽然常用于描述迟到,但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有时也可以表达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给人不尊重或不重视的印象。
- 该成语多用于叙述性语言中,较少用于正式公文或学术写作。
总结
“姗姗来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表达了时间上的延迟,也带有一定的性格描写意味。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