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磅礴的出处

2025-09-28 16:41:31

问题描述:

磅礴的出处,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6:41:31

磅礴的出处】“磅礴”一词在汉语中常用于形容气势宏大、广阔无边,常见于文学、诗词和现代语境中。其出处多源于古代经典文献,尤其与《周易》密切相关。以下是对“磅礴”的出处进行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磅礴”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原文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情伪之机,阴阳之变也。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磅礴”,但后世学者对《周易》的解读中,常用“磅礴”来形容天地运行的宏大气象。

此外,“磅礴”在《庄子》《楚辞》等先秦文献中也有类似用法,强调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到了汉唐时期,文人墨客在诗词中频繁使用“磅礴”一词,用来描绘山河壮丽、气势恢宏的景象。

二、出处汇总表

出处文献 原文引用(或相关表述) 释义/用法说明
《周易·系辞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虽未直接出现“磅礴”,但后世引申为天地运行的宏大气象。
《庄子·逍遥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人常用“磅礴”形容大鹏展翅的浩瀚气势。
《楚辞·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文中虽未直接用“磅礴”,但整体风格宏大,后世常以此形容辞章磅礴。
汉代诗赋 如司马相如《大人赋》 多用于描写山川、神灵的宏伟壮观,体现“磅礴”之意。
唐宋诗词 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人常将此类诗句中的气势称为“磅礴”。
现代文学 如毛泽东《沁园春·雪》 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句,体现“磅礴”的时代精神。

三、结语

“磅礴”一词从古至今,始终承载着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类精神力量的赞美。它不仅是文学语言中的重要表达,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宏大、壮美事物的审美追求。通过对其出处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