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意象和意境】《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如下: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虽短,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旅途中的无奈与牵挂。下面将从“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
一、意象分析
在《逢入京使》中,诗人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意象 | 含义与作用 |
故园 | 代表家乡,象征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眷恋。 |
东望 | 表示诗人向东方眺望,寄托对家乡的渴望。 |
路漫漫 | 描述归乡之路漫长,表达旅途艰辛与思乡之苦。 |
双袖龙钟 | 形容泪水不断,表现诗人因思乡而悲伤的情绪。 |
马上 | 表示诗人正在行旅途中,突显旅途的匆忙与无奈。 |
无纸笔 | 表达无法书写家书的遗憾,体现现实的局限性。 |
传语 | 表达通过他人传递信息的愿望,体现诗人对家人关心的迫切。 |
二、意境分析
“意境”是指诗歌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与情感空间。《逢入京使》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情感张力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意境 | 内容与感受 |
思乡之情 | 全诗围绕“故园”展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 |
旅途孤独 | “路漫漫”、“马上相逢”等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寂寞与孤单。 |
情感真挚 | 诗人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内心真实情感,令人动容。 |
无奈与牵挂 | 在无法写信的情况下,只能托人传话,体现出一种无奈与牵挂交织的心情。 |
简洁而深远 | 全诗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
三、总结
《逢入京使》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对“故园”、“路漫漫”、“双袖龙钟”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马上相逢无纸笔”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无奈与情感的真挚。
该诗不仅是岑参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思乡情怀与人生际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力。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逢入京使 |
作者 | 岑参 |
意象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马上、无纸笔、传语 |
意境 | 思乡、孤独、无奈、牵挂、真挚、深远 |
情感 | 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艰难、对亲人的牵挂 |
风格 | 简洁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