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厥字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2025-05-16 22:47:02

问题描述:

厥字在古文中什么意思,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22:47:02

在古代汉语中,“厥”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字,它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其意义:

一、“厥”的基本含义

1. 代词

在古文中,“厥”常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其”或“他的”。例如,《尚书·尧典》中有句:“厥功惟熙。”这里的“厥”即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或人物。

2. 指示代词

“厥”有时也用作指示代词,表示“那”或“那些”,用来强调特定的对象。如《诗经·小雅·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岂不日戒?玁狁孔棘。今我不乐,岁月忽其不淹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淑人君子,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

3. 形容词

“厥”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某种状态或性质。比如,在《周易》中,“厥明”意为“黎明”。

二、“厥”的引申义

除了上述基本含义外,“厥”还衍生出一些特殊的引申义:

1. 通假字

在某些情况下,“厥”可能作为通假字出现,用来替代其他字。例如,“厥”可以通“蹶”,表示跌倒、失败等意思。《楚辞·离骚》中有“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其中“忽奔走”可理解为快速奔跑,“厥”在这里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2. 表感叹

古文中,“厥”有时用于表达强烈的感叹之情。例如,“呜呼!厥哉!”(《史记·项羽本纪》),这里“厥哉”带有惊讶和遗憾的情绪色彩。

三、“厥”与其他字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厥”与“厥”同音异义的情况较多,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语境仔细辨别。

综上所述,“厥”在古文中的含义丰富多样,但其核心仍是作为代词、指示词或形容词使用。掌握这些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同时也能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