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长恨歌》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关于《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它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一位皇帝,而杨玉环则是他的宠妃。杨贵妃以其绝世的美貌和才艺赢得了玄宗的宠爱,但也因此招致了许多人的嫉妒和非议。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途经马嵬坡时,军队哗变,杨贵妃被赐死。这一悲剧性的历史事件成为了《长恨歌》的核心素材。
《长恨歌》全诗共120句,600字左右,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以及他们之间甜蜜的爱情生活;第二部分则叙述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以及杨贵妃的悲惨命运;第三部分则通过玄宗在失去贵妃后的悔恨与思念,表达了他对杨贵妃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长恨歌》不仅是一部爱情史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白居易通过对这段历史的重新演绎,揭示了权力斗争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所面临的无奈与悲哀。这首诗自问世以来便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成为后人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