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会计分录?】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支付职工工资是一项常见的财务操作。根据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和实际支付方式,支付职工工资的会计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将总结使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时的会计分录,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会计分录基本原理
当企业使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时,涉及到两个主要账户:
-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 “库存现金”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
在支付工资时,企业需要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应付工资,并减少“库存现金”。
二、会计分录示例
会计科目 | 借方金额(元) | 贷方金额(元) | 说明 |
应付职工薪酬 | 10,000 | 结转应付职工工资 | |
库存现金 | 10,000 | 实际支付现金 |
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10,000
贷:库存现金 10,000
三、注意事项
1. 工资计提与支付分开处理:通常企业在每月末先计提应付工资,之后在实际支付时再做支付分录。
2. 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处理:如果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需在支付工资时同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3. 不同支付方式的差异: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则“库存现金”应替换为“银行存款”账户。
四、总结
使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时,会计处理相对简单,核心在于“应付职工薪酬”与“库存现金”的对应关系。正确记录这笔业务有助于企业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同时也便于后续的税务申报和审计工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的会计处理,可参考相关会计准则或咨询专业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