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折怎么读】“朽木不折”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砌成的墙不能粉刷。后来,“朽木不折”常用来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无法挽回。
下面是对“朽木不折”这个词语的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朽木不折 |
拼音 | xiǔ mù bù zhé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释义 | 腐烂的木头无法折断,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不可挽回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资质差,难以培养;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已坏,无法挽救 |
近义词 | 朽木难雕、不可救药 |
反义词 | 堂堂正正、可塑之才 |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朽木不折”并非原句,而是对“朽木不可雕”的引申和变体。原句“朽木不可雕”出自孔子对宰予的评价,表示宰予言行不一,品德不佳,因此认为他像朽木一样无法雕琢。后人将其扩展为“朽木不折”,意在强调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改变其本质。
三、使用场景
- 教育领域:用于批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难以培养。
- 职场环境:形容员工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
- 文学作品:作为比喻,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总结
“朽木不折”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事物或人的不可救药性。它的发音为“xiǔ mù bù zhé”,来源于《论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失望与无奈。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朽木不可雕”的出处及文化内涵,可以参考《论语》相关章节,深入理解古代儒家思想对人才与道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