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烹彘读音曾子烹彘的意思】“曾子烹彘”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通过曾子与妻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古人对“言而有信”的重视。
一、
“曾子烹彘”中的“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以孝道和品德著称。“烹彘”即“杀猪”,“彘”是猪的意思。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随口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听到后,坚持要兑现承诺,于是真的杀了猪。他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必须诚实,否则会误导孩子,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这个故事强调了“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古人对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曾子烹彘 |
出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拼音 | Zēng Zǐ Pēng Zhì |
含义 | 强调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言而有信,不可失信于人。 |
故事内容 | 曾子的妻子为哄孩子,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认为不能欺骗孩子,于是真的杀了猪。 |
主题思想 | 诚信教育、言行一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现代启示 | 在生活中,大人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
人物角色 | 曾子(父亲)、妻子(母亲)、孩子(儿子) |
三、结语
“曾子烹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深远。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注重诚信,做到言出必行。这种品质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