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则咎什么意思】“动辄则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他人行为过于苛责、轻易指责的倾向。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一有行动就招致责备”,后来引申为对人要求过严、动不动就批评或惩罚。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动辄 | 一有动作,一有举动 |
则 | 就 |
咎 | 责备、责罚 |
整体意思: 一旦有所行动,就会受到责备或惩罚。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动辄则咎,不可为也。”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对别人要求过高、容易责怪他人的人 |
例句 | “他动辄则咎,让人难以接受。”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指责成性、吹毛求疵、小题大做 |
反义词 | 宽容大度、包容理解、宽以待人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批评他人时 | 表示对方过于苛责,缺乏宽容 |
工作管理中 | 描述管理者对员工要求过严 |
日常交流中 | 用来形容某人情绪化、容易生气 |
五、总结
“动辄则咎”是一种带有负面色彩的表达方式,强调对他人行为的过度批评和责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理性看待问题,避免因小事而无端指责他人,培养更成熟、包容的心态。
成语 | 动辄则咎 |
含义 | 一有行动就招致责备 |
出处 | 《左传》 |
用法 | 批评他人苛责、责怪的行为 |
近义词 | 吹毛求疵、指责成性 |
反义词 | 宽容大度、宽以待人 |
通过了解“动辄则咎”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理性和尊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