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怎么算】在数学中,负指数幂是一个常见的运算形式,理解其计算方式对于掌握指数运算规则非常重要。本文将围绕“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怎么算”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与表格的形式清晰展示结果。
一、基本概念
在数学中,一个数的负一次幂表示的是该数的倒数。即:
$$
a^{-1} = \frac{1}{a}
$$
因此,对于任意非零实数 $ a $,其负一次幂就是它的倒数。
二、具体计算过程
题目是:“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怎么算”,即:
$$
\left( -\frac{1}{3} \right)^{-1}
$$
根据负指数的定义:
$$
\left( -\frac{1}{3} \right)^{-1} = \frac{1}{-\frac{1}{3}} = -3
$$
也就是说,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等于 -3。
三、
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本质上是求这个数的倒数。由于负三分之一本身是一个分数,其倒数就是将其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并保留符号。因此,负三分之一的倒数为 -3。
需要注意的是,负指数只影响指数部分,不改变底数本身的正负号。所以即使底数是负数,其负一次幂仍然是它的倒数,保持原符号不变。
四、表格展示
表达式 | 计算步骤 | 结果 |
$ \left( -\frac{1}{3} \right)^{-1} $ | 取倒数 | $ -3 $ |
$ \frac{1}{-\frac{1}{3}} $ | 分子分母互换 | $ -3 $ |
简化后 | 无进一步简化 | $ -3 $ |
五、注意事项
- 负指数仅表示倒数,不改变底数的正负。
- 若底数为0,则不能取负指数(因为0没有倒数)。
- 在实际应用中,负指数常用于科学记数法、物理公式等场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负三分之一的负一次幂”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掌握负指数的基本定义,就能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负指数运算的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