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

2025-09-27 21:06:22

问题描述: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21:06:22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句话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句为:“匈奴远遁,而不敢南下而牧马。”后世常简化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用来形容中原王朝国力强盛、边防稳固,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即“胡人”)不敢轻易南侵。

一、句子出处与背景

该句最早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的描述。李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但一生未能封侯。文中提到他多次与匈奴作战,虽屡建战功,却因种种原因未得重用。在描写其英勇事迹时,司马迁写道:“匈奴远遁,而不敢南下而牧马。”意指匈奴因畏惧汉军而不敢南侵,甚至不敢在汉地放牧。

后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代表国家强大、边疆安宁。

二、字面意思解析

字词 解释
胡人 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如匈奴、鲜卑等
不敢 表示畏惧、不敢行动
南下 向南进攻或迁移
牧马 在野外放牧马匹,通常指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胡人因为害怕中原王朝的强大,不敢向南进犯,甚至不敢在南方地区放牧。

三、引申含义与历史意义

1. 国力强盛的表现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往往出现在国力鼎盛、军事强大的时期,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胜利,唐朝对突厥的压制等。

2. 边防稳固的象征

这句话也反映了边疆防御体系的有效性,说明中原政权具备足够的军事力量和战略部署,能够有效抵御外敌。

3. 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古代,中原文明被视为正统,而“胡人”则被视为蛮夷。此句也隐含了文化上的优越感和对异族的排斥心理。

四、历史实例对比

朝代 背景 是否出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说明
汉朝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建立边防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匈奴被迫北迁
唐朝 对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压制 唐朝边疆稳固,胡人难以南侵
宋朝 北方辽、金、西夏威胁不断 边防薄弱,胡人频繁南侵
明朝 面对蒙古威胁,设立九边重镇 明朝后期虽有边患,但前期边防较严

五、总结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不仅是一句历史记载,更是一种国家实力与边防安全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应对手段和防御成果,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自豪。这一说法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衡量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容 简要说明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
含义 匈奴因畏惧中原而不敢南侵
历史背景 多出现在国力强盛时期,如汉、唐
文化意义 体现中原文明的优越性和边防稳固
延伸使用 后世常用于形容国家强大、边疆安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